故事追蹤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故事追蹤 > 主宰漫威 > 第四章 天子居

第四章 天子居

大夏混一在即,對於嬴翌而言,之後的路眼前隻有兩條。第一是探索大夏帝國所在宇宙空間層麵的星空。第二條路便是通過人道搜尋,直接鎖定其他可能存在的文明世界。

第一條路看起來清晰,然則卻令人茫然。茫茫宇宙,星辰無計,天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找到一個對手。一百年可以堅持,一千年可以堅持,那麼一萬年十萬年呢?

宇宙太浩瀚了,如果長久無法找到一個明確的目標,那麼勢必頹然。

唯有第二條路,才能緊跟著混一星辰的腳步,給大夏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嬴翌冇有金手指,便隻能選擇第一條路。因為第二條路的層次遠遠超越第一條路的高度,難度大的不可思議。但他有,便不會去捨本逐末,選擇漫無目的的路來走。

嬴翌選擇夷州作為傳送門的建造地,日後夷州必定會成為一個軍事、交通的樞紐重地。

夷州在海中,又臨近大陸,地理位置極合適。

傳送門的建造已經即將大功告成,主持建造者有一部分是華夏紀十年前的元炁殿老人,但更多的還是十年後的新生代。

自四年以來,嬴翌每年都會花費至少三個月的時間在夷州。到十三年,嬴翌才漸漸放開,把建造傳送門的旁支細節交給新生代的天才們。這一兩年嬴翌倒是輕鬆了許多。

紫禁城的改建,傳送門的建造,這都是極耗精力的事。所幸大夏帝國的軍政要務早已走上正軌,除了極少數的大戰略,嬴翌幾乎不再插手。

紫禁城如今已經模樣大變,其輪廓格局,與當初的藍圖幾乎彆無二致了。且紫禁城的地基已經聳立起來——改造紫禁城,首先就是地基。在六年的時候,地基便已經改建完成,然後在移山禁的作用下緩緩拔高,如今已經高出京師水平麵九十餘丈,即將達到預計中的頂峰。

在京師外,便可以清晰當看到紫禁城的模樣。麵南一座南天門高高聳立,每日辰時、午時整,便會發出瑩瑩的紅光,看似微弱,卻極吸引目光。

紫禁城內東部區域,隱隱林木森森,偶爾碧炁蒸騰,沖天數十丈。

西部區域有白炁凜冽,每日可聞其中禁衛操練之聲。

北部則更見玄奇,分明一掛瀑布一瀉而下,至半空而止,化作團團雲氣,複而蒸騰起來,將半個紫禁城籠罩在雲霞當中。

紫禁城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人們每日裡看到一絲變化,及至於如今,已經見怪不怪了。

天子所居,近天之處,有如此玄奇,豈非理所當然?

六月,氣候炎熱起來。紫禁城中卻如春和煦。嬴翌處理了一些軍政事務,用過午膳之後,伴著梓娘來到禦花園。

禦花園中小橋流水,廊道交織,花木蔥蘢。

如今的禦花園可不是早前的禦花園。這龐大的園子裡,全部都是通過地稷儀改良而來的種種奇植。

這些年地稷儀已經被研發到第五代,對植物、動物的改造,已經達到一個極其高深的程度。

禦花園中的奇植,兼顧觀賞,又極實用。比如許多藥用價值極高的人蔘、黃精、靈芝等等,都是最新改良出來的精品。

百姓日用的主糧,在第三代地稷儀之後,便改無可改。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腳下這顆星球的元炁活躍度不夠。即便嬴翌這些年來與元炁殿的修道士供奉們將曾經被劉伯溫破壞掉的福地一一恢複,令天地間循環的元炁活躍度上升一個層次,也仍然無法支撐更高等級的改良農作物的生存。

因為農作物的種植規模實在太大,一旦改良出第四代農作物,以這個星球的元炁活躍度便支撐不起,種一茬,留下的便是一片荒漠,至少要十年才能恢複。

因此農作物改良到三代為止,便轉而對珍貴的藥材進行改良。

這也是一種大勢,是一種需求。教化體係的完善,《武經》的普及,使得大夏子民的平均身體素質層層拔高。到華夏紀七年,這種趨勢開始減緩。層次越高,便越難更進一步。

因此對外物便有了需求。

地稷儀的用途,便轉向針對藥材改良。

從第一代藥材開始,現在已是第三代,地稷儀也研發到第五代。第二代精品藥材被改良成功之後,第一代藥材便開始對民間開放。同時一些內壯氣血、增長體魄的藥方也逐漸流傳至民間。

當然,改良藥材的主體,仍然掌握在嬴翌手中。各大被恢複的福地,都圈起來作為嬴翌種植精品藥材的基地。

正如元器的普及一樣,核心的、高深的,必定掌握在帝國手中。旁支的末節的發散的,則向民間開放。因此到現在,民間的元器工廠和藥坊已層出不窮。

百姓日常所需的生活類元器基本上都已是民間工廠生產。平素修持《武經》所需的丹丸,也多是從各民間藥坊購買。

帝國掌握的元器工業區和藥材種植福地,更多的是為軍隊和官員服務,另作國家儲備。

“這株桃樹不知何時會開花結果。”帝與帝後站在一株亭亭如蓋的大桃樹下。

“不知。”嬴翌笑道:“這樹長得倒快,但要開花結果...”

梓娘雍容抿嘴,輕笑道:“或許是株蟠桃呢。”

“蟠桃...”嬴翌哈哈大笑:“西遊記裡的蟠桃能令人長生不老,這株嘛,期望不要太高。”

梓娘笑道:“未必呢。”

在對動植物進行改造的過程中,偶爾會誕生極少數的變異個體。但這種變異個體絕大多數都是廢品,比最普通的都不如。但眼前這株桃樹則是唯一一株良性方向的變異個體。

神魂強大的人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這株桃樹內藏的浩瀚的生機。

是同層次改良的其他桃樹的萬倍以上。

禦花園偶爾升騰碧炁,其來源便是這株桃樹。

所以梓娘說是蟠桃,也不是無的放矢。

這桃樹下是後妃們經常休憩之所,石桌石凳散亂擺放,給人一種自然美。

嬴翌擁著梓娘坐下,低聲說著小話。不知何時,一些妃嬪也來到這裡,便就載歌載舞了。

後妃們用的樂器都已是元器級的樂器,都是她們自己製的。彈撥吹拉起來,元炁鼓動,在空氣中形成如有實質的幻影。高山流水便真是高山流水了,春江花月便真是春江花月。

帝國有著包容一切的文明,與歐羅巴接觸以來,歐羅巴的一些奇妙的東西,也被兼併融合。譬如樂器。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