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追蹤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故事追蹤 > 主宰漫威 > 三九零章 禦書房

三九零章 禦書房

WWW.cmxsw

四麵三層書架與牆壁一體,第一層擺滿的羊脂玉書全都是以篆文書寫的聖賢經典。

皆是嬴翌親手一部部雕銘而來。

《周易》、《春秋》、《詩經》、《道德經》、《莊子》、《尚書》、《大學》、《中庸》...凡此種種。

玉書的書頁薄如紙張無疑,且有元符雲紋擁躉,精緻細膩,比藝術品還藝術品。

當前的時代,當前的地位,並不允許嬴翌有更多的休閒。而元炁方案以《周易》為母,為了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道理,一部《周易》嬴翌隻要有時間就會翻來覆去的閱讀理解。

易為百家之源,為了更深刻的理解‘易’的道理,嬴翌的閱讀麵隨之展開。無論是道家的還是儒家的,一應經典,在這些年裡,嬴翌都通讀無礙。

以他的神魂強度,所謂過目不忘輕而易舉。但不忘卻不代表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聖賢的微言大義,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同的理解。越理解,便越明白諸夏文明的深奧,便越能夠體會到元炁方案的博大精深。

讀書,記憶,理解,並在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的同時實踐書中的道理,使得嬴翌真正得到昇華——精神的昇華。

如今的嬴翌,可以自豪的說,自己是智慧的。

第一層書架上的每一部玉書,都是在嬴翌深刻的理解過後,一個字一個字親手雕銘的。他把它們放在這裡,隨時翻閱,隨時理解。

而第二層書架上的玉板,則是嬴翌已經領會到基本奧秘的五行元符。

在嬴翌看來,文字是文明的載體,而元符正如天地的文字,是天地間的道理的載體。

五行元符,共六千四百八十道子符,如今嬴翌領悟了基本道理的,已有一千五百餘道。

這一千五百餘道子符,皆被嬴翌一一銘刻在長三寸寬兩寸的玉板上——在南陽方城山,嬴翌就在做這件事了。

可以落實到書麵的子符已有一千五百餘道,在禦書房裡是最全的。元炁殿也有一套,不過隻有八百餘道,卻也足夠元炁殿的供奉們去鑽研了。說到底,他們不是嬴翌,對元符的理解,遠遠不足。到如今,對元符理解最深刻,最多的張少師,也不及百道而已。

自然的,元符的簡化,主要還是集中在五行元符的前一百道子符當中。而且尚未進入教化體係——帝國建立已近三載,但教化體係還未有完全鋪展開來。當然,最早的,譬如河南和京畿地區,新式的學子也還未完成義學階段的學習,同樣冇有達到可以接觸簡化元符的層次。

眼下有資格接觸簡化元符的,皆是元炁殿的成員。修道士供奉,或者大匠師們。

另外,在太學中已儲藏有基礎的簡化元符典籍,朝中的官員有興趣有時間的,嬴翌也鼓勵他們去看看。

畢竟他們的基礎素質已經達到了相應的層次。無論是體魄還是神魂強度。

當然,書架上除了聖賢典籍和五興元符,還有《武經》、《元炁律》、《大夏律》、《大夏軍法》以及現有的元器製造方案等等。

不過禦書房裡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典籍。典籍可以放在其他地方,未必放在這個被嬴翌嚴密封鎖之處。

這裡最要緊的,還是當中的那個祭壇上的東西。

這個祭壇,便是人道台。早先人道台在南陽,開國時被嬴翌轉移氣運至天壇。如今早已被他轉移到禦書房中。

當然,天壇的人道台仍然有用——仍可供奉蚩尤旗。但除此之外,彆無他用了。

這裡,纔是人道台的真正本體。

人道台上的三足兩耳口方肚圓的大鼎便是國運所化的人道鼎,亦可稱之為夏鼎。大夏帝國的人道國運嘛。

這座鼎並非如想象的那樣,全是人道國運所化。實際上是最新研究出的另一種合金——大地合金所鑄,用以承載人道國運。

人道國運顯化的夏鼎肉眼可見栩栩如生,但並非實質化的東西。

夏鼎中吞吐的金色氤氳,便是國運之氣,或者人道龍氣。國運的顯化,與人的認知息息相關。人道之下的人們若潛意識認為國運如龍,把龍當作圖騰,那麼國運顯化便是龍。若認為是鳳,那麼國運顯化自然是鳳。

而大夏的國運,是以嬴翌為主的。嬴翌開國,並未明確將龍定為圖騰。便是他平素穿著的服飾上,也少有龍紋,而多是元符雲紋。

嬴翌潛意識裡認為鼎纔是國之重器,因此人道國運顯化為鼎。但許多百姓仍有固有的前朝遺留的一些認知,所以夏鼎吞吐的國運之氣,仍一道道如小龍一般飛騰。

在這裡,對於圖騰呢,嬴翌有自己的認知。穿越來到這個時代之前,在嬴翌的少年階段,他也與很多人一樣,認為諸夏為龍。後來成年,逐漸瞭解到並非如此。

圖騰認知這種存在,曆朝曆代是變化的。譬如強秦,其圖騰便是玄鳥,而非龍。強漢也不是龍。或者說在漢代及以前,龍並非唯一的圖騰,而鳳凰淩駕於龍之上。

譬如大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又如宗周,叫做鳳鳴岐山。而更古老的記載當中,龍是被人豢養的一種存在,而鳳不是。鳳凰是天生的神靈,生而便有五德。

有豢龍氏,是為當時的共主豢養龍的。禦龍氏亦是。

所以更古老的時候,龍並不尊貴。

而鼎,自從大禹王治水鑄鼎以鎮九州的傳說開始以後,鼎便是國家的代名詞,是真正的重器。

因此嬴翌認知鼎為國運顯化,而非龍或者其他。

高一丈、方圓三丈,八方八麵的人道台本來並不雄偉,但在人道國運的襯托之下,卻有著無比偉岸和神聖的氣象。

那座鼎,是大夏,而人道台便如承載大夏的神州大地一樣,厚重、博大。

鼎高九尺二寸,肚大九尺二寸,一眼望去,彷彿有著無與倫比的力量,有著無法估量的沉重和穩固!

嬴翌緩步登上人道台,國運為之沸騰,龍蛇為止擁躉。他站在夏鼎之前,抬頭望著那三尺直徑的玄黃色金屬球,緩緩伸出手,一縷縷如熾陽一般的血罡在他的指尖吞吐。

http://m.cmxsw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