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追蹤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故事追蹤 > 主宰漫威 > 三五零章 利益

三五零章 利益

WWW.cmxsw

說來也是舊有的觀念尚未得到徹底改變的緣故。

諸夏曆代皇權不下鄉,到縣一級而止。譬如前朝大明,鄉間的秩序靠的是士紳豪強。百姓們直接麵對的,是他們,而不是明廷的正式官員。到了明廷末期,朝廷的掌控力衰弱到了極點,這些人就成了真正的土皇帝,所謂欺上瞞下,以鄉間的士紳豪強為最。

中樞有什麼政令頒佈,到了鄉間的士紳豪強這一級,被扭曲的最厲害。百姓一旦相信了他們,最後多半會吃虧。一次兩次還不算,多次下來,便是再怎麼愚魯,百姓也會對鄉紳們產生疑慮。

如秦五這等,不在少數。他們把如今的村長仍然當作前朝的鄉紳來看待,他們相信官府,但對村長這一級抱有疑慮。

如今的官府不同以往,每一項新政、新法的實施,百姓到手的好處都是看得見的,於是逐漸建立起了官府的信用。秦五不辭數十裡來到江寧,就是為了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印證村長傳達的詔令,的確是官府下達的。

進出江寧的人群熙熙攘攘,有成群結隊的車馬,亦有摩肩接踵的百姓。入城後,每隔一裡便能看到一二個身著紅衣的,那是禦法司下最基層的執法者。

街麵上一旦發生什麼事,有人生了矛盾,擾亂了秩序,就是他們負責第一時間解決。

秦五知道這些人,知道遇到治安方麵的麻煩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找他們。

不過政令方麵的問題,不歸紅衣執法管。秦五便直奔縣衙而去。

應天是一個府級治區,而江寧是應天的治所,是一個縣,自然就有縣衙。江寧亦是贛州這一新取代南直隸的州級的治所,因此這個地方有州牧衙門、府衙和縣衙三重官府衙門。

秦五也知道,作為江寧縣人士,他要瞭解的問題,應該去縣衙谘詢。

與秦五一樣,到縣衙谘詢徙民政策的人絡繹不絕。沿途多見三五個漢子聚在一堆,談論這個事。

因此還冇到縣衙,秦五便已瞭解的七七八八了。

不過他並未轉身就走,而仍然望縣衙而去。到了縣衙處,並不能直接進入衙門,而是在衙門旁邊的一處院落。這個院落是公開院落,是江寧縣衙張貼一應政令的第一佈告處。

如果官府有新的政令下達,書麵形式的告示,首先張貼在此處。然後纔是城門、驛站等一些地方。

院落麵積不小,但裡麵熙熙攘攘幾乎擠滿了人群。

當中一方高台,高台上就是佈告處。有兩個吏員在上麵一遍又一遍的宣讀佈告。而聽完佈告的百姓擠出來,冇聽到的又擠進去。

秦五好不容易擠進去,便聽到:“...君上擊滅東虜,因遼東肥沃、地廣人稀,故而詔令徙民,以自願為主。鄉親們有意者,可在村長處先做登記,到時由縣衙一併組織,遷徙至遼東。至遼東者,可獲地人均四十畝,三年不稅,並擇德高望重者賜民士之爵,享勳貴之祿,提門楣而光宗耀祖...”

秦五聽著,一顆心終於完全放了下去。

村長說的,在這裡終於得到了印證,他的擔心,他的期望,終於得到瞭解脫。

然而吏員一遍並未說完,還在繼續:“...除徙民遼東之外,另有徙民漠南草原、雲貴邊塞之政令。願徙漠南草原者,人均授草地百畝,三年不稅,並可從當地官府處無息領取牲畜、幼崽,養成之後官府負責回購,利潤豐厚,可發家致富...願徙雲貴者人均授地百畝,並可參與官府的刺藤種植項目,亦前程遠大...”

秦五這才知道,徙民政策,並不止遼東一處。還有漠南草原和雲貴邊疆。而這兩處,亦與遼東大為不同。至遼東仍以種地為主,而至草原則以蓄養牲畜為主,至雲貴則可參與什麼官府的刺藤種植。

這讓秦五一時間有些糾結。

良久,他悶頭悶腦的擠出去,站在門邊吸了口氣,大步往原路返回。這事他心意已決,但具體該選什麼地方,卻還拿不定主意。他需要回去與渾家商量商量。

而院落中,吏員已經顯得嘶啞的聲音,仍在一遍又一遍的響起。

徙民政策的對象,並不完全是普通百姓。在江南人口稠密的各地宣傳該政策的時候,各地的官員,也將當地的良商、良紳都召集了起來。

人有好有壞,商有良有奸,士紳亦然。

經過軍隊的清洗,如今還能活躍的商人和士紳,無不是那種真心實意做生意,真心實意曾修橋鋪路,不曾欺壓禍害百姓的。至少也是不曾觸犯嬴翌底線的。

對於這些人,官府還是極為看重的。在眼下這個階段,他們仍然是掌握著這個社會大部分生產資料和財富的人。

江寧縣衙,偏廳。縣尊端坐上首,端著一碗清茶正在品飲。堂下近百位良商、士紳,都拿著一份公文在逐字逐句的閱讀。

縣尊放下茶碗,宏聲道:“想必在座諸位已經看完公文,對君上的徙民政策已經有所瞭解。”

眾良商、士紳皆稱是。

縣尊道:“尋常百姓遷徙乃是主流,但諸位作為運轉秩序、流通商業、傳播德行的中堅,君上亦有所要求。”

他道:“遼東、漠南、雲貴,皆邊塞。曆來為苦、寒之地。然所謂苦寒,非字麵之意,而是曆來朝代鞭長莫及,無法無天之處。然君上氣魄雄心,非曆朝曆代所能比擬,且曆朝曆代無法解決之事,於君上而言,易如反掌。遼東雖寒,但土地肥沃,地廣人稀。一旦開發出來,絕不亞於江南玉米之鄉。漠南荒涼,但千年已降,也曾孕育諸多與我諸夏為敵的強悍韃虜,草原不儘,蓄養出無數的牲畜,一旦開發出來,其利可想而知。”

這話得到眾人的認同,但各個仍有猶疑之色。

縣尊看的分明,笑道:“君上有言:曆來諸夏不曾走出神州,而蝸居一地,無有進取者。乃因於‘苦寒’之處不曾找到好處之故。君上有包攬寰宇之心,諸位不必擔心遼東、漠南等處的安穩。軍隊會一如既往的開拓,如今的漠南,不久還有漠北,還有更廣大的天地。漠南的秩序,永遠不會亂,而且會越來越好。”

“道路交通之事,諸位亦是知曉,多也參與其中。遼東、漠南草原和雲貴,是國家基礎建設的重地。數百萬奴隸參與其中。最多明年此時,一應交通皆會通暢便利,且另有大型運輸之器,也進入量產之中。”

http://m.cmxsw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