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追蹤

登陸 註冊
字:
關燈 護眼
故事追蹤 > 主宰漫威 > 第八章 所謂三商

第八章 所謂三商

WWW.cmxsw

一番幾言,便聽餘化道:“晚輩自修的法術,奉命於人王鎮守這神木城已逾十載。或有戎蠻來攻,或有妖物作祟,也是戰戰兢兢。隻道是西陲邊荒,僻靜貧瘠,不料卻也引來前輩真仙。”

趙昱知餘化旁敲側擊,打聽他來曆。正如那玉鼎真人一般無二。倒也不以為忤。

他畢竟來的突兀,從不聞名。卻有這般神通,又不是三教中人。若不打聽根腳,倒才奇怪。

道:“我山野之人,四海為家。倒也不在意荒僻不荒僻。早些年閉門苦修,前不久出關來靜極思動,於是遊方八荒,來到這天台山。”說著趙昱笑了起來:“那神州之中,自是福地洞天。不過多有其主。我料想倒不如便在此處落腳,也算個清淨。這天台山光景也算不差,周圍也無打攪,正合我這般人物。”

他自不能說此乃幻境,自己是真實降臨虛幻。

便隨便扯個藉口,敷衍一番。

反正他不是這幻境中人,便是那鴻鈞老祖,怕也是雲裡霧裡。便隨便瞎扯,也不虞被人揭穿。

“難怪以前不曾聽聞前輩尊號。”餘化道:“前輩心向大道,不在揚名,實令人佩服。”

隨後天南海北,閒聊起來。

趙昱有意相問,一些不甚關鍵之事餘化也不遮掩。

使得趙昱對這世界逐漸愈發瞭解。

就餘化所言,他自餘元座下修道三十載,再難有寸進。於是得其師餘元準許,下山來投效人王。截教門人弟子數不勝數,有一心向道的,閉門苦修不在話下。有心慕紅塵的而與大道難有前途者,多被打發下山,受命於人王,傳播截教道統。

餘化便是後者。

當然,作為大商國教,自要有一個厲害人物作為教門弟子的統帥。那便是餘化的師伯,金靈聖母的親傳弟子,聞仲。

如今聞仲是大商國師,代表國教截教,還不是太師。聞仲為太師,大概須得成為人王太子殷受的老師之後纔是。

從餘化口中,趙昱也知道了之後的紂王帝辛,也就是殷受,纔剛剛出生不久,還是嬰孩。

作為大商國師,聞仲是大商軍事的最高執行首腦,其位隻在人王之下。其人性剛直,氣烈,神通廣大,又擅軍略,頗受人王帝乙的敬重。這些年來,大商征戰四方力壓四夷,聞仲功在第一。

餘化便是受命聞仲,於十年前來到這神木城,鎮守邊荒。

大商四方,如今以北狄、東夷威脅最甚。說起來東夷部族被征服過無數次,但屢屢反叛。而北邊則因氣候緣故,難以統治。聞仲如今正領兵在北方,鎮壓北狄。

說來在趙昱的記憶中,封神演義裡,聞仲聞太師征伐北狄十幾年不在朝中,一回來麵對的就是糜爛的政局。由此便可看出北狄對大商而言的棘手之處。

除了對大商作一個詳細的瞭解,趙昱也從餘化口中,聽到一些關於截教高人的訊息。

比如通天教主座下的親傳弟子,如多寶道人等,如今要麼在金鼇島侍奉教主座前,要麼在自家道場靜修大道。

一切看起來都很平靜。

但趙昱卻能猜到,所謂封神三商,應該已經開始了。

所謂闡教門人犯了殺劫,玉帝又正逢人手不足用,於是請於鴻鈞老祖。老祖煉了卷封神榜,將三教聖人喚到座前,商議封神之事。

這所謂殺劫,模模糊糊,一般人大略不懂。但在趙昱看來,這根子,還是在道統上。大商立國已許多年,截教為國教,借人王之勢,壯大到萬仙來朝的聲勢。

無論是太上老君的人教,還是元始天尊的闡教,皆遠遠落在下風。

而作為鴻鈞老祖的弟子,三教聖人各自理念不同,道統相異。站在鴻鈞老祖的天道角度,一則要給每個弟子一次機會,二則也是要看看不同的道統理念,於‘天道’而言,是怎樣的體現和發展。

一根苗兒三支芽,哪個芽開的花最好最鮮豔,要一一試過在知道。

甚至連西方教,也在其中。

對這個虛幻世界的天道鴻鈞而言,此番劫數,隻有一個大勢,那就是截教戰敗。至於取代截教的是哪個,隨便。取代的那個終歸也會被另一個取代,反正不過順序問題,一一來過便是。

截教伴隨著大商,已經展現過它的發展態勢。解下來就要看另一種理念,會是怎樣的發展。至於繼截教之後的理念,哪個先,哪個後,都無所謂。

眾生為棋子,天地為棋盤。於‘天道’而言,無外如是。

就好像一塊試驗田,有什麼設想,一一試過。

天道要實驗不同理唸的道統發展,於聖人而言,又是個麪皮之爭。譬如通天教主,他的截教要被暫時雪藏,對他來說,這就意味著他的理念並不合乎天道的胃口,顏麵大失。所以他要爭。即便最後的結局已經註定,他作為聖人,也要爭一口氣,爭一個顏麵。

而其他的聖人教派,爭的就是接下來的實驗名額。萬一繼截教之後的道統理念實驗成功了,那後麵的豈不就冇有機會了?誰也不知道,誰的理念更合乎天道。

所以西方教兩個,本來三教之爭他們遊離在外,卻硬生生插手進來,為的就是如此。

在與餘化交談之時,趙昱心中轉過許多念頭。

如果冇有他,這個虛幻世界不會存在。在文字的描述之中,最後是西方教取代了截教,得到了這個名額。但趙昱來了,這事就不算定數。天道鴻鈞說白了也是虛幻的存在,而趙昱是截然不同的真實存在。也隻有他,才能硬生生改變這個虛幻的世界的走向。

交談之中,趙昱笑道:“我嘗聞通天聖人每有暇便開壇講道,心不勝嚮往。若能聞教主講道,實是天大幸事。不知聖人下回講道,又在何時?以往因修行緊要,自己的法門尚未參透,不敢前往。如今若教主再要講道,我若不去,何其憾事?”

餘化聞言,不禁喜色,道:“聖人祖師有教無類,來者不拒。道友若也前去,自是無妨。說來道友若聽道祖師座下,也是同門了。”

http://m.cmxsw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